$145.00
靈/媒 Phantom Medium
出版人語
攝影術到臨之初的首批照片──由法國攝影先驅伊波利特.巴雅爾(Hippolyte Bayard)於1840年代拍攝的《溺水者的自拍像》(Autoportrait en noyé),即預示了攝影與死亡論題的永恆交集,仿若宣告攝影成為牽亡與還魂、無有雙生的一種「冥介面」,迴盪於幽明之間。
在本期中,李立鈞闡述攝影何以成為肉身死亡的魂衣,卻又在十九世紀風行於世的死後肖像中傳遞永生。陳雅雯考掘過去六個世紀中,視覺主題裡古老卻不朽的骷髏之魄,如何巡遊於魔術幻燈、魅影秀,乃至化為電影時代的光影幻相。陳夢嵐尋究攝「影」裡「靈」的成相意指,探查1910年代民初時期在上海靈學團體間勃興的「仙靈攝影」,以及在嘗試捕捉「靈」的科學實證與精神欲念的往復之間所顯現的攝影本體論思索。在普遍相信「來世」並發展出相應傳統習俗的東亞,金芝潓對冥婚、遺照與殉情事件中的攝影,進行了跨地域的圖像文化史比較考察,同時揭示了亡靈牽引的影像背後的父權社會結構。陳琬尹對照受到二十世紀初「自動書寫」通靈術影響的歐陸前衛藝術、心靈科學檢測,以及藝術家許家維在其對馬祖當地神明「鐵甲元帥」神轎的起乩見諭與數位運算記錄共構的錄像作品,推究求索靈性與靈祇之媒介技術的種種流變。張世倫回顧自1990年代以來台灣最著名的靈學顯相案例──宋七力的分身攝影,剖視滿溢「光」與「像」的奇景宇宙,以及靈異影像在解嚴後的台灣社會一度形成流行現象的文化意涵。
此外,我們也特別介紹藝術家Shannon Taggart對唯靈論信仰展開長達近二十年的親身訪查,在《降靈會》系列中記錄了歷史悠久的歐美靈媒社群與當代通靈儀式,體現著同為靈「媒」的身體與攝影。「Artist’s Showcase」單元則特寫藝術家張徐展,介紹他近期倍受矚目的定格動畫《熱帶複眼》,探訪其轉化紙紮工藝、民俗藝陣與民間故事,所築塑出靈動的紙偶寓言劇場。而在層層幻幕中,本期由謝佩君譯介、首度揭載藝術史學者Noam M. Elcott對視覺媒介的關鍵要素「螢幕」的最新研究書寫,細緻考查了歐洲前衛派藝術家在二十世紀初對畫布到螢幕──從詞源到實踐、物質到象徵──的概念論說與實驗探索,他對媒材如何成為媒介的考論,為媒介史的探勘提供重要的思考觀點。
本期另聚焦日本的攝影出版文化,專訪攝影研究者戸田昌子與Ivan Vartanian,分享他們針對日本攝影雜誌史甫完成規模龐大的彙編著述,探尋自1880年代以降日本攝影刊物最為興盛的一百年間在日本攝影界與影像出版史留下的足印。「攝影書製作現場」系列則造訪獨立出版社SUPER LABO位於東京的專屬展示空間,細看此一別具特色的一人出版品牌的經營方法。
Voices of Photography 攝影之聲 Issue 33|Softcover|19 X 25.5 cm|Language: Chinese (w/ English introduction)|Published by 影言社|2022